欢迎你来到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环保行业发展规划(环保行业发展规划怎么写)

2023-11-15 11432 0 评论 行业动态


  

本文目录

  

  1. 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规划
  2. 环保产业的未来趋势与发展
  3. 环保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2013年8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国发〔2013〕30号)》(下称《意见》)。《意见》认为,资源环境制约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解决节能环保问题,是扩内需、稳增长、调结构,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对拉动投资和消费,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促进节能减排和民生改善,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现提出以下意见......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1〕26号)有关要求,为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特制定本规划。《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由国家发改委会同环保部等部门编制,于2010年11月25日经通过发改委专家论证会。

  

作为“十二五”时期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之一,《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将对节能产业、环保产业和循环利用产业提供技术、产品和服务等支持,促进绿色经济产业链的形成与发展。“十一五”以来,我国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创造了巨大需求,节能环保产业得到较快发展,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据测算,2010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2万亿元人民币,从业人数2800万人。产业领域不断扩大,技术装备迅速升级,产品种类日益丰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初步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体系。在节能领域,干法熄焦、纯低温余热发电、高炉煤气发电、炉顶压差发电、等离子点火、变频调速等一批重大节能技术装备得到推广普及;高效节能产品推广取得较大突破,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节能服务产业快速发展,到2010年,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节能服务产业产值达830亿元。在资源循环利用领域,“三废”(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装备广泛应用,再制造表面工程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再生铝蓄热式熔炼技术、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和包装物资源化利用技术装备等取得一定突破,无机改性利废复合材料在高速铁路上得到应用。在环保领域,已具备自行设计、建设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发电厂及大型火电厂烟气脱硫设施的能力,关键设备可自主生产,电除尘、袋式除尘技术和装备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环保服务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大部分烟气脱硫设施和污水处理厂采取市场化模式建设运营。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虽然有了较快发展,但总体上看,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与需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创新能力不强。以企业为主体的节能环保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技术开发投入不足。一些核心技术尚未完全掌握,部分关键设备仍需要进口,一些已能自主生产的节能环保设备性能和效率有待提高。

  

二是结构不合理。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产业集中度低,龙头骨干企业带动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节能环保设备成套化、系列化、标准化水平低,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高,国际品牌产品少。

  

三是市场不规范。地方保护、行业垄断、低价低质恶性竞争现象严重;污染治理设施重建设、轻管理,运行效率低;市场监管不到位,一些国家明令淘汰的高耗能、高污染设备仍在使用。

  

四是政策机制不完善。节能环保法规和标准体系不健全,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和环保收费政策尚未到位,财税和金融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企业融资困难,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尚未建立。

  

五是服务体系不健全。合同能源管理、环保基础设施和火电厂烟气脱硫特许经营等市场化服务模式有待完善;再生资源和垃圾分类回收体系不健全;节能环保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尚待建立和完善。从国际看,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中,世界主要经济体都把实施绿色新政、发展绿色经济作为刺激经济增长和转型的重要内容.一些发达国家利用节能环保方面的技术优势,在国际贸易中制造绿色壁垒。为使我国在新一轮经济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必须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从国内看,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的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必须加快提升我国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和服务水平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据测算,到2015年,我国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节能潜力超过4亿吨标准煤,可带动上万亿元投资;节能服务总产值可突破3000亿元;产业废物循环利用市场空间巨大;城镇污水垃圾、脱硫脱硝设施建设投资超过8000亿元,环境服务总产值将达5000亿元。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难得的历史机遇期,必须紧紧抓住国内国际环境的新变化、新特点,顺应世界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趋势,着眼于满足我国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加快培育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使之成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和新兴支柱产业。 1.政策机制驱动。健全节能环保法规和标准,完善价格、财税、金融、土地等政策,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向节能环保产业,拉动节能环保产业市场的有效需求。

  

2.技术创新引领。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立足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具有国际品牌的产品,提升装备制造能力和水平,促进产业升级,形成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新优势。

  

3.重点工程带动。围绕实现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加快实施节能、循环经济和环境保护重点工程,形成对节能环保产业最直接、最有效的需求拉动,带动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

  

4.市场秩序规范。打破地方保护,加强行业自律,强化执法监督,建立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健康发展。

  

5.服务模式创新。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特许经营等节能环保服务新机制,推动节能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营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服务体系建设。 1.产业规模快速增长。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4.5万亿元,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左右,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节能环保大型企业集团,吸纳就业能力显著增强。

  

2.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升。到2015年,节能环保装备和产品质量、性能大幅度提高,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品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节能环保装备和产品,部分关键共性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节能环保产品市场份额逐步扩大。到2015年,高效节能产品市场占有率由10%左右提高到30%以上,资源循环利用产品和环保产品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

  

4.节能环保服务得到快速发展。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节能服务业销售额年均增速保持30%,到2015年,分别形成20个和50个左右年产值在10亿元以上的专业化合同能源管理公司和环保服务公司。城镇污水、垃圾和脱硫、脱硝处理设施运营基本实现专业化、市场化。日前,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规划》圈定了重大节能技术与装备产业化、海水淡化产业基地建设、节能环保服务业培育等节能环保领域的八大重点工程。《规划》预计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4.5万亿元。

  

(一)重大节能技术与装备产业化工程。

  

围绕应用面广、节能潜力大的锅炉窑炉、电机系统、余热余压利用等重点领域,通过重大技术和装备产业化示范、规模化应用等,形成10-15个大型流化床锅炉、粉煤气化、蓄热式燃烧、高效换热器等以高效燃烧和换热技术为特色的制造基地;15-20个稀土永磁无铁芯电机、高压变频控制、无功补偿等高效电机及其控制系统产业化基地;5-10个低品位余热发电、中低浓度煤层气利用等余热余能利用装备制造基地。到2015年,高效节能技术与装备市场占有率由不足5%提高到30%左右,产值达到5000亿元。

  

(二)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及应用工程。

  

整合现有资源,提高产业集中度,实现半导体照明技术与装备产业化。培育10-15家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较多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龙头企业;关键生产装备、重要原材料实现国产化,高端应用产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检测平台,建成一批产业链完善、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的半导体照明新兴产业集聚区。逐步推广半导体照明产品。到2015年,通用照明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20%左右,液晶背光源达到70%以上,景观装饰产品达到80%以上,半导体照明产业产值达到4500亿元,年节电600亿千瓦时,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半导体照明产业。

  

建设50个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支持回收体系、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污染治理设施和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废弃机电设备、电线电缆、家电、汽车、手机、铅酸电池、塑料、橡胶等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规模利用和高值利用。到2015年,形成资源再生利用能力2500万吨,其中再生铜200万吨、再生铝250万吨、废钢1000多万吨、黄金10吨,实现产值4300亿元。

  

支持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再制造,完善可再制造旧件回收体系,重点支持建立5-10个国家级再制造产业集聚区和一批重大示范项目。到2015年,实现再制造发动机80万台,变速箱、起动机、发电机等800万件,工程机械、矿山机械、农用机械等20万台套,再制造产业产值达到500亿元。

  

以共伴生矿产资源回收利用、尾矿稀有金属分选和回收、大宗固体废物大掺量高附加值利用为重点,推动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鼓励产业集聚,形成以示范基地和龙头企业为依托的发展格局。以铁矿、铜矿、金矿、钒矿、铅锌矿、钨矿为重点,推进共伴生矿产资源和尾矿综合利用;推进建筑废物和道路沥青再生利用。到2015年,新增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能力约4亿吨,产值达1500亿元。

  

(六)重大环保技术装备及产品产业化示范工程。

  

推动重金属污染防治、污泥处理处置、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畜禽养殖清洁生产等核心技术产业化;重点示范膜生物反应器(MBR)、垃圾焚烧及烟气处理、烟气脱硫脱硝等先进技术装备及能源、农业等行业清洁生产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城镇生活污水脱氮除磷深度处理设备、300兆瓦及以上燃煤电厂烟气脱硝技术装备、600兆瓦及以上燃煤电厂烟气脱硫及布袋或电袋复合除尘设备和高效垃圾焚烧炉等重大装备。拥有高性能膜、脱硝催化剂纳米级二氧化钛载体、高效滤料等污染控制材料生产的相关知识产权。到2015年,环保装备产值超过5000亿元,环保材料产值超过1000亿元,环保关键材料基本实现产业化,形成5-10个环保产业集聚区、10-15个环保技术及装备产业化基地。

  

(七)海水淡化产业基地建设工程。

  

培育由工程设计和装备制造企业、研究单位、大学、相关原材料生产企业等共同参与,集研发、孵化、生产、集成、检验检测和工程技术服务于一体的海水淡化产业基地。到2015年,建成2-3个国家级海水淡化产业化基地,关键技术与装备、相关材料研发和制造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海水淡化产能达到220万-260万吨/日,海水淡化及相关产业产值500亿元。

  

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到2015年,力争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发展到2000多家,其中年产值超过10亿元的节能服务公司约20家,节能服务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累计实现节能能力6000万吨标准煤。建立全方位环保服务体系。积极培育具有系统设计、设备成套、工程施工、调试运行和维护管理一条龙服务能力的总承包公司,大力推进环保设施专业化、社会化运营,扶持环境咨询服务企业。到2015年,环保服务业产值超过5000亿元,其中年产值超过10亿元的企业超过50家,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及电力行业烟气脱硫脱硝等领域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占全行业的比例大幅提高。(一)完善价格、收费和土地政策

  

加快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研究制定鼓励余热余压发电及背压热电的上网和价格政策。完善电力峰谷分时电价政策。对能源消耗超过国家和地区规定的单位产品能耗(电耗)限额标准的企业和产品,实行惩罚性电价。严格落实脱硫电价,研究制定燃煤电厂脱硝电价政策。深化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完善污水处理费政策,研究将污泥处理费用逐步纳入污水处理成本,研究完善对自备水源用户征收污水处理费制度。改进垃圾处理收费方式,合理确定收费载体和标准,降低收取成本,提高收缴率。对于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城市矿产”示范基地、集中资源化处理中心等国家支持的项目用地,在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安排中给予重点保障。

  

各级政府要安排财政资金支持和引导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安排中央财政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采取补助、贴息、奖励等方式,支持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重点工程,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其他中央财政专项资金,要加大对节能环保产业的支持力度。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优先安排企业实施节能环保项目。严格落实并不断完善现有节能、节水、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全面改革资源税。积极推进环境税费改革。落实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税收优惠政策。

  

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满足监管要求的前提下,积极开展金融创新,加大对节能环保产业的支持力度。按照政策规定,探索将特许经营权、收费权等纳入贷款抵押担保物范围。建立银行绿色评级制度,将绿色信贷成效作为对银行机构进行监管和绩效评价的要素。鼓励信用担保机构加大对资质好、管理规范的节能环保企业的融资担保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节能环保企业发行企业债券、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重点用于环保设施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设施建设。选择若干资质条件较好的节能环保企业,开展非公开发行企业债券试点。支持符合条件的节能环保企业上市融资。研究设立节能环保产业投资基金。推动落实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投融资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和外资进入节能环保产业领域,支持民间资本进入污水、垃圾处理等市政公用事业建设。

  

通过完善出口卖方信贷和买方信贷政策,鼓励节能环保设备由以单机出口为主向以成套供货为主的设备总承包和工程总承包转变;安排对外援助时,根据对外工作需要和受援国要求,积极安排公共环境基础设施、工业污染防治设施建设等节能环保项目。建立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区,强化联合监管,积极完善与国际规则、惯例相适应,且有利于我国获取国际再生资源、促进国内节能环保产业健康发展的进口管理体制机制。对用于制造大型节能环保设备确有必要进口的关键零部件及原材料,研究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增值税。

  

发布国家鼓励的节能环保产业技术目录。在充分整合现有科技资源的基础上,在节能环保领域设立若干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组建一批由骨干企业牵头组织、科研院所共同参与的节能环保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立一批节能环保产业化科技创新示范园区,支持成套装备及配套设备研发、关键共性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推进国产首台(套)重大节能环保装备的应用。

  

完善以环境保护法律、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为核心,配套法规相协调的节能环保法律法规体系。研究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逐步建立相关废弃产品回收处理基金,研究制定强制回收产品目录和包装物管理办法。通过制(修)订节能环保标准,充分发挥标准对产业发展的催生促进作用。逐步提高重点用能产品能效标准,修订提高重点行业能耗限额强制性标准,建立能效“领跑者”标准制度,强化总量控制和有毒有害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完善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

  

严格节能环保执法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加大惩处力度。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开展专项检查和督察行动。加强对重点耗能单位和污染源的日常监督检查,对污染治理设施实行在线自动监控。加强市场监督、产品质量监督,强化标准标识监督管理。落实招投标各项规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行业自律。整顿和规范节能环保市场秩序,打破地方保护和行业垄断,打击低价竞争、恶性竞争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促进公平竞争、有序竞争,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形成合力,确保本规划顺利实施。各地区要按照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结合当地实际抓紧制定具体落实方案,确保取得实效。

环保行业发展规划(环保行业发展规划怎么写)

  

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要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监督检查,及时开展后评估,针对规划实施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适时提出解决办法,重大问题及时向国务院报告。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具体结构上,分为节能产业,环保产业和资源的循环利用三个方面。

  

具体而言,在节能产业方面,一是发展高效节能技术和装备,包括锅炉窑炉、电机及拖动设备、余热余压利用装备、节能监测技术和装备,重点示范推广稀土永磁无铁芯电机、基于吸收式换热的新型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技术等;二是发展高效节能产品,包括家用和商用电器、照明产品、建材产品和汽车等,重点研发和示范具有自主智能财产权的新型节能汽车及配套系统,重点推广能效等级为1、2级的高效节能产品;三是发展节能服务产业,推动节能服务公司为用能单位提供节能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等一条龙服务,以节能效益分享方式回收投资的市场化节能服务模式。

  

在环保产业方面,一是发展先进环保技术和装备,包括污水、垃圾处理,脱硫脱硝,高浓度有机废水治理,土壤修复,监测设备等,重点攻克膜生物反应器、反硝化除磷、湖泊蓝藻治理和污泥无害化处理技术装备等;二是发展环保产品,包括环保材料、环保药剂,重点研发和产业化示范膜材料、高性能防渗材料、脱硝催化剂、固废处理固化剂和稳定剂、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替代产品等;三是发展环保服务,建立以资金融通和投入、工程设计和建设、设施运营和维护、技术咨询和人才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的环保产业服务体系,加大污染治理设施特许经营实施力度。

  

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方面,重点发展共伴生矿产资源、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汽车零部件及机电产品再制造,再生资源回收,风能,太阳能,空气能的利用,餐厨废弃物、建筑废弃物、道路沥青和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重点解决共性关键技术的示范推广。虽然市场广阔、需求巨大,作为新兴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总体上还处于产业发展的初期。我国节能环保产业以企业为主体的节能环保技术创新体系尚不完善,一些核心技术还未完全掌握;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产业集中度低,骨干企业带动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节能环保法规和标准体系、服务体系也不够健全。

  

针对产业内存在的上述问题和不足,国家发展改革委与环境保护部正在抓紧编制“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将对未来5年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进行全面梳理和设计。

  

规划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重点工程建设为依托,以提高技术装备、产品、服务水平为重点,强化政策引导,加大资金投入,突出自主创新,培育规范市场,增强节能环保产业竞争力。主要对策措施包括:实施重点工程,拉动产业需求;完善政策体系,形成激励机制;支持技术研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强化法规标准约束,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倡导绿色消费,提高公众节能环保意识。

  

谈及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复旦大学城市环境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戴星翼认为,要以城市化、社会保障、人力资本积累、普遍就业等作为发展的主要动力,并以尽可能低的人均能源消耗实现上述目标。从微观层面来看,各个企业要充分认识到,一切竞争力的提高,包括附加值提升、消耗的降低等都是节能。

  

企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是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化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新闻发言人张超认为,大型专业化节能环保产业集团应打造一条开放式的全产业链,与节能环保中小型科技企业携手或组合,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低碳产业的集团;国家层面也应考虑有意识地扶持一批专业化程度高、行业经验丰富的节能环保企业,使他们有能力通过并购、合作等手段扩大企业规模;大型专业化节能环保产业集团要加大国际交流合作的力度,加大技术研发的力度,通过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项目管理系统:邦永科技的PM2项目管理系统-弱电系统集成版。

  

1、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环保产业已初具规模。工业化与城市化率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我国居民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环保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十五”以来,国家加大了对电力、水泥、钢铁、化工、轻工等重污染行业的治理力度,加强了对城镇污水、垃圾和危险废物集中处置等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有力地拉动了环保产业的市场需求,产业总体规模迅速扩大,领域不断拓展、结构逐步调整、整体水平有较大提升,运行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已经从初期的以“三废治理”为主,发展为包括环保产品、环境服务、洁净产品、废物循环利用,跨行业、跨地区,产业门类基本齐全的产业体系。

  

2、前瞻产业研究院《2014-2018年中国城市环保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我国城市环保行业以资源综合利用、洁净产品为主,这两类子行业的产值在中国城市环保行业产值中所占比重超过3/4。

  

3、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标准日渐提高,环保执法日趋严格,催生环保相关行业迅速增长。前瞻产业研究院保守估计,我国环保产业投资未来5-10年每年增长10%以上,在环保行业整体快速增长的同时,环保服务和环保产品在工业领域用于前端治理的发展空间会最为广阔,我国环保工程服务市场也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

  

4、总体来说,环保行业前景是很好,不管是废物处理方面,还是绿化,还是环保服务前景都是非常好,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

  

环保产业的上游主要是包括钢铁、化工、电力、电子、有色金属在内的原材料供应商,这些行业为环保产品的生产及工程实施提供原材料,其价格波动直接影响环保行业的成本,进而对细分行业的利润产生影响。环保产业的下游主要包括市政以及钢铁、电力、水泥、冶金、化工等工业污染行业。政府部门是环保治理的重要需求方,这是因为环保行业具有很强的公益属性,其需求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业政策。

  

环保产业链的鲜明特征是上下游行业存在一定的重叠,即环保行业的需求方同时也是供给方,如钢铁、电力、化工等行业。

  

环保行业围绕污染处理,从包括污水处理、大气污染控制、固废/危废处置、土壤修复、环卫设备及服务的末端治理,逐步转向包括环境监控等前端控制的全生命周期综合治理。其中,大气污染控制、污水处理已处于成熟阶段;环卫设备及服务、环境监控、固废/危废处置处于成长阶段;土壤修复尚处于起步阶段。

  

环保产业是为环境保护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的产业,是由环境保护所催生,随环境保护而发展的新兴产业。近年来,我国环保产业工作力度不断加大,环保事业深入发展,有力地拉动了环境保护相关产业的市场需求,带动了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

  

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我国环保产业市场需求进一步释放,环保产业发展的营商环境持续改善,环保产业规模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行业工艺和技术装备水平稳步提升、创新模式深入推进,产业结构不断完善,行业格局逐步优化。尽管受到2018年产业发展流动性危机余波及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2019年一些环保企业依然面临着经营危机,但总体来看,2019年环保产业整体发展态势趋好,持续保持了较快发展。据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测算数据,2019年全国环保产业营业收入约17800亿元,较2018年增长约11.3%。

  

我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统计企业共有11229家,其中共有大型企业385家、中型企业2728家、小型企业3957家、微型企业4159家。其中,大、中型企业数量占比分别为3.4%、24.3%;小、微型企业数量占比为72.2%,可见,我国环保企业仍以小微型企业为主。大型企业数量少,产出贡献大,80%以上的产业营业收入集中于占比约10%的营业收入过亿的企业。92.0%的营业收入、87.6%的环保业务营业收入集中在年营业收入1亿元以上的企业,该部分企业的单位数量占比仅为9.8%,营业收入在2000万元以下的企业单位数量占比高达72.3%,其营业收入占比仅为2.3%、环保业务营业收入占比3.8%。营业收入规模越小的企业,环保业务营业收入在总营业收入中所占比重越高,其环保专业化程度也越高,营业收入超过l00亿元的企业,环保业务营业收入平均占比为44.l%,营业收入小于2000万元的企业,其环保业务营业收入平均占比达98.2%。

  

据我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统计数据,2019年1492家固废处置与资源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591.7亿元,实现营业利润598.3亿元;3372家水污染防治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676.3亿元,实现营业利润539.2亿元;1366家大气污染防治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904.7亿元,实现营业利润143.1亿元。

  

据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统计数据,从领域分布看,11229家企业集中分布在环境监测、水污染防治、固废处置与资源化利用、大气污染防治领域,上述4个领域的企业数量之和占比达91.6%;其中,水、固2个领域企业的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占比分别高达76.5%和82.7%。从地域分布看,11229家企业有近半数集聚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和东北三个地区的企业总数占52.6%,仅比东部地区企业占比高5.2个百分点。东部地区环保企业的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占比分别为67.4%、67.6%,远远超过中、面部和东北三个地区企业的营业收入、营业利润。长江经济带11省(市)以45.6%的企业数量占比贡献了近一半的产业营业收入。

  

据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数据,涉及企业样本包括参加全国环保产业重点企业基本情况调查的3535家企业、参加全国环境服务业财务统计的8943家企业,剔除重复样本,共计11003家企业。上述企业2019年营业收入总额7597.5亿元、营业利润总额689.9亿元,其中,环保业务营业收入6385.7亿元。+

  

2019年,全国环保产业重点企业基本情况调查的环境保护产品包括水污染防治设备、大气污染防治设备、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设备、土壤修复设备、噪声与振动控制设备、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环境污染治理配套材料和药剂、资源综合利用设备、环境应急设备等。参与调查的企业中有1335家从事环境保护产品生产。环境保护产品生产各领域企业数量、年产值、年销售收入、年销售利润、年出口合同额详见下表。

  

从细分领城看,2019年,在环境保护产品生产领域,大气污染防治和水污染防治两大领域从业单位数量集中,设备产销量占据全行业市场的65%以上:在环境服务领域,从业单位主要分布在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固废处置与资源化、环境监测4大服务领域,水污染防治、固废处置与资源化服务分别占据约36.4%,28.4%的市场份额。

  

近十几年来,中国环保服务市场发展迅速。“十三五”期间,国家推行了城市污水处理、城市垃圾处理、燃煤电厂烟气脱硫、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理、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等十大重点环境保护工程建设,对钢铁、有色、煤炭、电力、化工、纺织等重点行业进行了大规模的污染减排,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环保服务市场的规模也随之迅速发展壮大。

  

据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数据,2019年我国列入统计的环境服务企业共10486个,年收入总额为5281.1亿元,年利润总额为576.7亿元。

  

环保设备行业的发展共有三大特点,分别是政策依赖性较高、区域发展不平衡及市场分散,竞争激烈。具体分析如下:

  

在《2020环保产业发展状况报告》中,2019年纳入统计的环保设备市场共有1583家企业;年产值为1018.60亿元,销售收入和销售利润分别为949.10亿元和135.80亿元,实现出口合同额51245.60万美元。

  

我国的环保设备企业市场规模普遍不大,大多数企业为中小型企业。从企业性质来看,在中国环保设备制造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私营企业。在其环保设备细分行业中,2019年福建龙净环保的营收为109.35亿元,其营收占了前十企业环保设备行业营收的32.52%,其占据着环保设备行业不可撼动的位置;其后依次是龙马环卫、聚光科技、菲达环保,分别占前十企业环保设备营收的12.57%,11.59%和10.16%。

  

按行业分,营业收入排名前十的企业中,只有聚光科技和创元科技有设计到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行业,但没有企业涉及到环境污染处理专用药剂材料行业的业务。


复制成功